首页 热点 > 综合 > 正文

生态保育小区并非公园 要尽可能降低人为干预 天天热头条

野草不拔除,落叶不清扫,树洞不填补,倒掉的树木可以不清理,因为枯木也能为动物提供生境…… 在北京的平原生态林中,隐藏着200多处“生态保育小区”,因其位置隐蔽、人迹罕至,并不被公众所熟知。“十四五”时期,北京的生态保育小区数量有望达到500处,随着科学保育的理念持续推广,在降低人为干预的前提下,生态保育小区有望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进而为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积极作用。


【资料图】

对于公众来讲,“生态保育小区”是一项新鲜事物,人类该如何与生态保育小区和谐共生?北青报记者采访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副处长冯达。

北青报:建设生态保育小区,将对城市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冯达:营造生态保育小区,北京在全国来讲是比较超前的。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提高林地、绿地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减少人为干预,让林地、绿地更多演替成天然林,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减轻林地、绿地的养护压力。

北青报:仅以记者对三处生态保育小区的走访,并未遇到小型哺乳动物,很多人工巢箱空置。评价生态保育小区的效果,是否需要经历漫长的保育期?

冯达:生态保育小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培育,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这种时间维度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在保育方面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很多结果并非人为可控,要把答案更多交给时间。在监测过程中,可以在生态保育小区内设置红外相机,通过智能监测,观察生物多样性变化;可建立以五年为周期的常态化调查机制,定期对生态保育小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进行评价。

北青报:请您谈谈生态保育小区和公园的区别,公众应当如何与生态保育小区和谐相处?

冯达:大都市中公园、绿地的开放区域,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游园服务。生态保育小区的主要目标并非游园,而是给野生动物创造更多生存空间。因此除了定期的科研监测,倡导公众要尽可能避免进入生态保育小区,更要控制投喂和放生行为,开展科普活动最好是在小区外围,逐步在生态保育小区的边界区域设置科普展板,宣传自然带营建和管理理念、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最大程度减少人类干扰,当然接受这些理念还需要一个过程。

北青报:在减少人为干预方面,园林部门会采取哪些措施?

冯达:2022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制定了《自然带营造和管理技术指南(试行)》,自然带的体现形式就包括保育小区。参照“指南”,对已构建完成的生态保育小区,要尽可能减少人为干预,促进小区的自然演替和更新,小区才能有望成为动物“天堂”。在生态保育小区的边缘,可以通过栽种特定植物的方式,实现相对的生物隔离,减少人类进入生态保育小区,使其形成相对的“闭环”。生态保育小区内,原则上只要不爆发病虫灾害就不打药,野草不拔除,落叶不清理,树木不修剪,树洞不填补,萌发的小树苗要保留、由其自然更新,树木倒掉也可以不清理,因为枯死的树木也能为动物提供生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谭卫平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