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 综合 > 正文

我爹是“股神”丨专访彼得·巴菲特

(视觉中国/图)


(资料图)

“当你姓‘巴菲特’时,你讲的笑话都更逗了。”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t)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这样调侃财富的魔力。

这种魔力并非与生俱来。1958年,彼得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小镇奥马哈。那时,他的父亲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刚经营投资合伙企业不久。32年后,他父亲的身家已达10亿美元。又过了18年,沃伦在金融危机中力压比尔·盖茨(Bill Gates),成为首位问鼎全球首富的股票投资者。截至2023年5月23日,92岁的沃伦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五,坐拥1149亿美元净资产。彼得见证了父亲走上“神坛”的全过程。

彼得和姐姐哥哥相差四五岁,是沃伦最小的孩子。不同于姐姐和哥哥在幼年时常常“争夺统治权”,彼得生性平和,喜欢安静地沉浸于个人世界。姐弟三人性格迥异,但无一例外,都没有走上父亲登峰造极的那条路。

“在世人眼中,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不可能匹敌父亲所获得的成功。”彼得的哥哥霍华德·巴菲特(Howard Buffett)曾这样形容生活在万丈光芒之下的感受。这句话被美国电视节目《60分钟》(60 Minutes)抛给沃伦。“每个人都应当找到自己的‘游戏’,既然游戏不同,比较便无意义,”沃伦回答。

彼得的确考虑过在华尔街发展的可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这必定是条坦途,“会有非常多的有利资源向我倾斜。”但这一想法只存在了十几分钟,投资从来不是他心之所向,“父亲不会助我选择投机取巧的人生,因为这么做不是特权的行使,而是人生的折损。”

在彼得看来,父亲沉醉于工作,为此殚精竭虑,却常年精神饱满,恰恰是因为他并非为了金钱而工作,“令他全情投入的是他需要迎接的智识挑战,以及如何在胜败攸关的弈局中落子。他看重财富数值,但这只是对他商业智慧的验证。人生中的这部分内容每天都是新的。”

虽然父母一直鼓励彼得跟随内心前往任何他想要到达的彼岸,然而要找到自身志趣与社会认同的交汇点,这一挑战的难度并不会因为这些“明面上的观念”而降低。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彼得也经历过漫长的“迷茫、困惑和不坚定”。

他曾想过提前结束高中生涯,搬去离家两千多公里外的西部小镇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做一名摄影记者。因为感觉一起玩音乐的伙伴比自己更有天赋,他一度丧失了把热爱的音乐视作毕生追求的信心和勇气。此后,他凭着父亲的人脉进入斯坦福大学。虽然努力尝试把那段时光用到极致,可依然深陷于“我足够出色吗?我会有足够出色的那一天吗?”的自我质疑中。直到大二的某个晚上,他在朋友宿舍听到一位来访的吉他手的演奏,方才“顿悟”。不久,他离开大学投身音乐事业,“暂时地与自己内心的纠结、不安全感以及对外部期望的担心达成了和解。”

彼得很喜欢一句印在T恤上的话,大意是“不是所有游荡都意味着迷失”。“很多情况下,游移在错综复杂的选择之间,可能是寻找自我的必经之路。当人们纠缠于各种选择时,并非因为选择太多,而是缺乏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全情投入某件事的坚定意志。”

1999年,入行近20年后,彼得凭借原创配乐获得了“艾美奖(Emmy Awards)最佳配乐奖”。在这场赢得自尊的陡峭跋涉中,他努力地在一系列“令人饱受折磨”的自我拷问中摸索着出口。“拥有好运和直通车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你需要充分做好抓住这个机会的准备,由此证明自己配得上这样的好运。”

2006年,沃伦·巴菲特宣布将逐年捐出其个人财产的85%用于慈善事业,“把来自这个世界的财富再交还给世界”。彼得和哥哥姐姐都是这个计划中的一部分。这与沃伦·巴菲特“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条件帮他做任何事,而不是提供足够的条件让他无所事事”的一贯原则相符。如今,在音乐事业之外,彼得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慈善基金上。某种程度上,有关接纳与寻找、自尊与价值、恩赐与回馈、期望与责任的心灵探索仍在持续。

近日,彼得·巴菲特的新书《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在国内出版。《南方人物周刊》专访了彼得·巴菲特,探讨巴菲特家族的教育观与沃伦·巴菲特的晚年生活,财富带来的光环与灼热、自由与迷失,如何应对竞争、如何接纳平凡,以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