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 综合 > 正文

生态损害如何赔偿?最高检:探索“司法+碳汇”等替代性修复方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昨天(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的典型案例,涉及破坏林地湿地、非法排放温室气体等领域问题。典型案例凸显了检察机关依法保护生态系统固碳功能、探索适用认购碳汇方式履行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等司法理念。

苏州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研室主任 李雪:从学理上说的碳汇非常广泛,它指的是从大气中,吸收储存和固定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所有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这个过程中的碳汇指的就是碳减排。

据了解,碳汇交易必须在国家准许的交易机构进行,且参与碳汇交易的只能是经过主管机构备案的碳汇项目。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协助下,孟某经申请、审核、交易等环节,根据当日的碳汇牌价,以7090元完成了108吨碳汇认购和注销。

专家表示,司法机关探索以认购碳汇等方式来履行生态环境赔偿责任,对于助力“双碳”国家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苏州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研室主任 李雪:本案中,侵害人通过购买内蒙古的碳减排项目,由他们创造的碳汇来代替自己完成这项工作,这实质上就是购买他人的专业服务、碳减排的服务,可以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保质保量保效率。也是司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一种创新举措,从而提高公众对双碳目标的认识和意识,进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