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 综合 > 正文

安徽阜南:搞活农村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商务新闻网立秋时节,来到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阳光已不像盛夏那么毒辣。在王家坝镇仁超芡实基地,满满的芡实叶漂浮在水塘里,等待工人收割。一旁的厂房内,工人们把芡实叶送进一台机器,一头就自动分离出芡实果实。基地负责人任超介绍说,如果只种小麦等普通作物,一年两季,一亩地产值也不过2600元左右;现在他们小麦芡实轮种,一亩地年产值大概有6000元。


(资料图)

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柳编产品 杨洲 摄

安徽省阜南县是“王家坝精神”的发源地,由于地处淮河中上游结合部,是淮河流域的“锅底”洼地,水患灾害频发。1953年,这里建成王家坝闸,设立18万亩蒙洼蓄洪区,是全流域开启次数最频繁,牺牲最大的行蓄洪区。近年来,阜南县转变思维,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利用低洼地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

仁超芡实基地的探索,就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我们这里地势低洼,种点东西很容易涝死。”任超表示,芡实被称为“水中人参”,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入药,具有较强的保健价值。2018年,他看中了这块地,觉得适合培育水生作物,就在政府的支持下试水耕种;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年产值已达300多万元。

同时,芡实基地还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增收。“现在有21个脱贫户在这里工作,一天工资150元,加上奖金等一天有200元。”任超介绍说。

作为中国柳编之都,阜南县的柳编产业颇具知名度。近年来,阜南县郜台乡加快发展柳编产业,已拥有柳编企业34家,从业人员两万多人,形成“出口代理商-公司-编织户”一体化的“产、供、销”体系,产品远销海外。

走进郜台乡的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手持杞柳条,双手翻飞,编织出一个个美观实用的篮子。这些工人许多都年过花甲,凭借自己的手艺,依然可以获得一份收入。

据公司负责人张朝玲介绍,她是2006年开始创业的,2017年开始自己种植杞柳,现种植面积有500多亩,一部分自用,一部分还能销售给其他企业,公司业务发展也是蒸蒸日上。“我们的产品出口到38个国家,去年出口销售600多万美元,今年截至目前就有600多万美元了。”张朝玲透露,今年五六月份,他们到德国参展,7月份又去了泰国参展,接下来还要到俄罗斯等多国参展,同时利用广交会等展会进一步开拓市场。

阜南县是一个人口大县,户籍人口达万人,许多青壮年男性外出工作,父母妻儿往往留守农村。为留守的老人、妇女提供工作岗位,对于乡村振兴事业来说有着积极意义。

红亮箱包女工缝制美团专用保温箱包 杨洲 摄

来到阜南县红亮箱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侧墙面上挂着一幅特别“接地气”的标语:“看好孩子管好田,一天能挣百十元。”操作台前,几位女工正在缝制美团专用的保温箱包。一位姓张的女工介绍说,她以前在广东打工,后来考虑到孩子教育问题,就回到了老家。在红亮箱包公司打工,离家近,骑电瓶车就可以上下班;因为是计件工资,时间也比较自由,干一天能挣100多元。

“员工基本上都是附近的留守妇女,因为家里有老人要照顾,有儿女要教育,确实不能到外面打工挣钱,所以我创办了这个箱包厂,让她们能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份收入。”据红亮箱包负责人王恒亮介绍,他于2015年回乡创业,建立了一个简陋的扶贫车间,一开始只有十来个人,现在已有员工约130人,可年产箱包100—200万只,年营收超过千万元。同时,工人平均工资可达3000元,技术比较好、工作能力强的工人甚至能拿到7000元。

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为乡村振兴寻出路。安徽阜南的探索实践,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提供了有益借鉴。(杨洲‬)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