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 综合 > 正文

全球观焦点:观展亦如游园,听彭薇讲述穿越古今的故事

本雅明说:“讲故事的人取材于自己亲历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转化为听故事的人的经验。”在绘画和影像的交互叙述中,艺术家彭薇让我们重拾“讲故事”与“看故事”的双重经验。

5月29日,“有故事的房间——彭薇个展”亮相北京南池子美术馆。此次展览是三年来彭薇新作“故事系列”首次集中呈现。她化身“讲故事的人”,通过众多穿越古今的故事,表达一位当代女性艺术家对时代的观照,画面中种种意境穿梭于历史与当下,现实与幻想。

艺术家彭薇开幕式导览


(资料图片)

60幅绘画,20个动画短片,3件装置,构筑了具有情感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空间。这些故事看似没有逻辑,呈碎片化,借自敦煌壁画千回百转的建筑图式,藉以拼合重组,又在动画中拆解挪移,与南池子美术馆中式庭院,合成空间的配置。

展厅现场

展览现场

南池子美术馆在本次展览的入口处设计了三面围和的箱式展墙,五张《节日》系列作品屏风式排列,模仿古人建筑影壁,使这组作品的呈现形式形成传统建筑的中堂格局且具有装饰性与庄重之感。

展厅现场

主厅的“碑林”设计意图将平面的《塔》系列立体化,以碑的陈设呼应塔之形,以三维的“塔”装置呈现绘画中的塔,令观众处于塔的空间当中,增强作品展示性的同时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

展厅现场

观展现场

二层的《回廊》系列则采用双面吊装的展示方式,模仿传统中国画的装裱方式,使观众穿行其中,仿佛探索着艺术家心里的回廊。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在二层空间的“旅程”部分,以敦煌洞窟形制的房间作为旅程的开始,有意识的呼应了艺术家绘画中的敦煌元素。将其创作于身体模型和绢鞋上的两件作品放于两个不可进入的房间,暗示了旅程的未知,也为故事的开始增添了趣味性与神秘感。“旅程”板块通过展墙的分割设计成迷宫形式,这种空间的利用使展览动线被延长,观看的距离被缩短。观众可以通过石窟洞口隐约捕捉到另一个房间的故事,这种洞中洞的通透设计与传统造园中的借景手法异曲同工。观展与游园皆是一般,无论是迷宫般的旅程,还是移步异景的设计,都需要潜移默化地在展陈中引导传递。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内自然采光与切片灯照明配合使用的布置来自故事发展的节奏,切片灯使作品在“旅程”的开始被明显的突出,光与作品互相映射、形成的光带,赋予昏暗的展厅一种特殊的美感。

展厅现场

艺术家的故事在一层展厅西侧的四屏影像作品《讲故事的人》进入尾声,当人们听到一些梦幻的传说、看过一段热闹的旅程,再次回到现实中时,新的经验不自觉地形成,每个人都将成为自己故事的讲述者。

有故事的房间20(20x70cm)2021纸本设色

有故事的房间43(30x41cm)2022纸本设色

节日2(140x70cm) 2023 纸本设色

这就是她-8(6.5x.6.5cm)2019 麻纸水墨

南都记者 黄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