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 综合 > 正文

比比谁的机器人更聪明,江苏省内500多支高校队伍同台竞技


【资料图】

交汇点讯 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篮球馆内,随着音乐响起,一对机器人翩翩起舞,滑步、转圈、踢腿,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整齐划一,颇有舞者风范。这是记者在今天(5月20日)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机器人舞蹈赛项上看到的一幕。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属于全国高校学科竞赛A类赛事,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弘扬创新精神,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赛事平台,助力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广大学生参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实践。

此次大赛自4月份启动以来,共吸引全省62所高校、1132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556支队伍通过校赛参加省赛决赛,参赛队伍创历史新高。大赛分为创新赛、挑战赛、应用赛,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孪生、自主巡航等36个分赛项。赛项设置紧密契合“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产业,涵盖养老、医疗、农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加速培养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丰富的比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创新能力、计算思维、团队合作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现场,“机”智青年们大显身手,有的沉着冷静、逻辑清晰地讲解和展示创新成果,有的神情专注、手指灵活地调试和操作机器人完成每一个比赛步骤,通过竞技与交流,碰撞出科技火花,点燃科技梦想。来自无锡太湖学院智能装备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吕邵成、万洪志、万晓三人带着联手组装的机器人参加了机器人舞蹈赛项,并特别挑选了一首《改变自己》作为伴奏,“组装调试机器人,每一次小小的改变,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也希望每天改变一点点,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比赛掌握来更多的人工智能知识,改变未来生活。”

此次江苏赛区总决赛的举办地——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第一个高校校区。江苏赛区组委会副主任、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副主任高翔表示,苏大未来校区聚焦数字与人工智能等领域,致力于培养现代化发展与国家未来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与大赛宗旨十分契合,希望通过此次大赛,引导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添能助力。

在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明荣看来,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营造优良学风,培育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借助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省内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携手为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发展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成瑜

编辑: 李仲勋

标签:

精彩推送